[两高司法解释环保]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诽谤信息转发500次今起可判刑

2021-06-27 两高司法解释 阅读:

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诽谤信息转发500次今起可判刑

昨日,两高发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个总共10条的司法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明确了网络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的适用条件。该司法解释今起实施。

根据司法解释,网络空间被定性为公共空间,严重扰乱网络秩序将涉嫌寻衅滋事罪。而网上诽谤的信息被浏览5000次或转发500次以上,将涉嫌诽谤罪。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七种情况,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介入。

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次数达5 0 0 0次以上,或被转发达到5 0 0次以上的,可认定为诽谤罪。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等7种情形,将被公诉。

两高曾调研一年多

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昨日在发布会上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包括通信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在内的信息网络日益普及,并呈现出“三网合一”的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5.91亿,手机网民规模已达4.64亿。信息网络的普及,推动了公民依法积极行使表达权和舆论监督权。

但近年来,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也日渐增多,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造谣、炒作“删帖”等活动的所谓“网络公关公司”、“策划营销组织”及“网络推手”。

孙军工说,两高对该司法解释进行了一年多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后才制定了司法解释。

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

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编造、散布虚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按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属于寻衅滋事罪。

两高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网络秩序也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网络恶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起哄闹事,引发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应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7种网络诽谤应公诉

对于网上的诽谤问题,司法解释规定了诽谤罪需要的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司法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属于诽谤情节严重,可以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但同时规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等七种情形,应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由检察院来公诉。

有偿删帖属于非法经营

该司法解释共涉及诽谤罪,寻衅滋事罪,非法经营罪,敲诈勒索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等多个罪名,司法解释规定,同时触犯多个罪名的,根据处罚较重的罪名定罪量刑。

其中,关于非法经营罪,司法解释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构成犯罪的。

司法解释还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为其提供资金、场所、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孙军工介绍,如果对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相关犯罪活动不明知,即使客观上起到了帮助作用,也不构成犯罪。

法条·网络诽谤认定标准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公诉情形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二款规定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

●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

●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

●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

●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

●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诽谤罪

明知是捏造信息转发才涉罪

罪行认定:不知系捏造而散布,不为罪

司法解释对什么是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行为方式,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分为两种类型,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网络诽谤必须以明知是“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为前提,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具有侵犯他人名誉权的故意,客观上也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符合刑法的规定。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的名誉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也不构成诽谤罪。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介绍,网民利用信息网络进行“网络反腐”、“微博反腐”,对于反腐倡廉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广大网民通过信息网络检举、揭发他人违法违纪行为的,有关部门应当认真对待,负责任地核实,及时公布调查结果。即使检举、揭发的部分内容失实,只要不是故意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不属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而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就不应以诽谤罪追究刑事责任。

入罪标准:被点击5000次、转发500次

据介绍,构成诽谤罪还有情节严重的门槛,如果实施了诽谤行为,但不符合《解释》规定的“情节严重”情形的,也不能认定为诽谤罪。这充分体现了在依法、准确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网民的表达权。

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公诉程序: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等要被公诉

对于七种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诽谤行为,可以适用公诉程序,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刑法规定,诽谤罪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外,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即自诉案件。被害人如果没有自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的,人民法院不能对实施诽谤的行为人处以刑罚,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为了准确界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正确适用公诉程序,解释列举了七种情形:(一)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二)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三)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四)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五)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六)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七)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敲诈勒索罪被害人主动付费请求删帖不涉罪

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敲诈勒索犯罪,司法解释规定,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最高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站上发布涉及被害人或者被害单位的负面信息,或者上网收集与被害人、被害单位有关的负面信息,并主动联系被害人、被害单位,以帮助删帖、“沉底”为由,向被害人索取财物。此类犯罪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发帖型”敲诈和“删帖型”敲诈,前者是以将要发布负面信息相要挟,要求被害人交付财物,后者则先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负面信息,再以删帖为由要挟被害人交付财物。此类行为实质上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助信息网络对他人实施威胁、要挟,被害人基于恐惧或者因为承受某种压力而被迫交付财物,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该负责人介绍,应当注意从两个方面正确界定罪与非罪的界限。一是要求行为人必须有主动向被害人、被害单位实施威胁、要挟并索要财物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不主动与被害人联系删帖事宜,未实施威胁、要挟,而是在被害人主动上门请求删帖的情况下,以“广告费”、“赞助费”、“服务费”等其他名义收取被害人费用的,不认定为敲诈勒索罪。二是本条使用了“信息”而非“虚假信息”的表述。行为人威胁将要在信息网络上发布涉及被害人、被害单位的负面信息即使是真实的,但只要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发布、删除该负面信息为由勒索公私财物的,仍然构成敲诈勒索罪。

非法经营罪

有偿发布明知虚假信息为前提

司法解释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构成犯罪的,即“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15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据介绍,通过信息网络向他人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构成非法经营罪的,必须以行为人明知所发布的信息是虚假信息为前提。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所发布的信息为虚假信息,即使收取了一定的费用,也不应认定为非法经营罪。但对于通过信息网络向他人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的,《解释》不要求行为人明知所删除的信息为虚假信息。

当前,一些“网络公关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删帖”业务,但删除的信息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广大网民发布的真实信息。国家依法保护信息网络用户正常的、合法的言论和信息交流活动,这属于信息网络服务基本市场管理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为人以营利为目的有偿删除信息网络用户发布的真实信息的行为,既侵犯了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信息网络服务市场秩序,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于法有据。

寻衅滋事罪

网上散布谣言起哄闹事要处罚

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最高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个别不法分子在信息网络上大肆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其信息内容不指向特定自然人,而是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目的,危害公共利益。这种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出去,很容易引发社会恐慌,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近期各地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多由不法分子编造虚假信息并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所引发。

据介绍,信息网络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工具属性”和“公共属性”。人们把信息网络作为获取信息、买卖商品、收发邮件的有效途径,说明信息网络具有“工具属性”。同时,信息网络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现实生活的延伸,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

据介绍,司法解释规定的“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针对的是把信息网络作为“工具”,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随意辱骂或者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构成寻衅滋事罪。

而司法解释规定的“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针对的是网络的公共属性,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网络秩序也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全体网民的共同责任。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网络恶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起哄闹事,引发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应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两高司法解释环保]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诽谤信息转发500次今起可判刑

http://m.ynkwsw.com/falvfagui/120996.html

推荐访问:两高关于贪贿司法解释 两高司法解释全文

两高司法解释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上一篇:【两高司法解释环保】【刑事司法解释】两高关于办理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下一篇:两高司法解释环保_两高司法解释:13种情形受害人有权获国家赔偿